查看原文
其他

江浙沪先行试点赋能!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协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通航圈 2023-12-25
4月4日,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简称“中国航协”)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知明确,将在2023年11月底之前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初步建立起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体系:1.选择上海、江苏和浙江省级有关协会作为省级管理机构,给其放权赋能,帮助其在省内建立青少年航模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体系。2.培养师资队伍,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完成青少年航模培训课程的教学任务。3.按照航模培训课标在青少年中开展教学培训,组织航模运动技能等级测试。4.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监管的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组织管理体系,为全国其他省市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月,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印发了《航空航天模型课程标准(试行版)》并要求各地有关单位应统筹谋划、系统推进课程标准落地实施,加强课程管理与指导。有关培训单位应根据课标编制相应课程,切实提高培训质量(航模课程官方标准来了!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发布《航空航天模型课程标准(试行版)》)。
根据试点通知,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的管理体系大致分四级:一级是中国航协;二级是各省级管理机构;三级是省内根据自身情况所制定的组织体系,可能有不止一个层级;四级为青少年航模俱乐部,包括公益和非公益的。中国航协通过给省级管理机构授权赋能,帮助其建立省内的组织管理体系:
一是授予省级管理机构青少年航模俱乐部的审核权(俱乐部可免费使用中国航协研发的课标和课程),中国航协仍保留俱乐部的审批权。二是授予省级管理机构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的承办权航模运动技能等级测试的承办权,中国航协将选派优秀的航模专家团队进行教练员培训,选派有经验的团队帮助地方组织等级测试活动。
各试点级管理机构应按照《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俱乐部基本要求》完成不少于20个俱乐部的审核工作,所审核俱乐部必须在航模普及和推广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广泛性。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申办航模教练员培训班,各试点省级管理机构各完成不少于200人初级航模教练员岗位培训和注册工作,提升航模教练员教学水平。同时,根据《体育总局 中央编办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相关文件要求,省级管理机构和教育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航模教练员”相关模式
中国航协还将邀请有关行业权威专家组成教材编写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航模培训教材编写中,年底完成《课标》1-5级教材编写,2024年中出版。根据《航空航天模型运动课程标准(试行版)》制定相关课程,到今年三季度完成《课标》1-5级约80课时的课程内容,组织专家完成课程认证工作(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发布《航空航天模型课程标准(试行版)》)。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推广由中国航协认证的航模标准化课程,将课程和学时纳入俱乐部考核内容,并认真总结标准化课程在推广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问题,为课程修订提供依据。试点省市的体育局、有关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联合地方体育、教育、科技、团委等相关部门,争取相关部门在财政、资金、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相关评优评奖中优先考虑试点项目。
此外,根据中国航协发布的《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技能等级与测试方法》,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技能等级测试。同时,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探索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标准化培训、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技能等级测试与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教育竞赛活动的联动机制,不断激发航模培训体系的内生动力。
根据中国航协器材认证的相关要求,逐步完善青少年航空模型标准化培训器材和全国青少年教育竞赛活动器材的认证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提升我国航空模型器材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相关服务水平,努力探索器材生产研发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保障广大青少年的人身安全。 
试点工作部署启动阶段为2023年4月, 结合试点地区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成立试点工作组,明确工作目标、实施主体、进度和保障措施等,于2023年4月20日前报送中国航协的备案。2023年4月份-2023年10月份为组织实施阶段, 有序组织开展试点项目,全过程进行指导并跟踪评估,及时总结阶段性试点经验。2023年11月份-2023年12月份为总结验收阶段, 总结试点工作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编制完善的青少年航空模型运动标准化培训体系试点工作报告,提出培训体系下一步发展建议。
通知要求试点省市的体育局、有关省级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原则目标、试点内容和工作进度,精心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对试点地区和俱乐部的指导,组织行业技术力量形成有效支撑,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确保取得成效。
以下是通知原文:
通知全文


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体育局、江苏省体育局、浙江省体育局办公室,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释放航空航天模型运动(含无人机)(以下简称“航模”)在航空航天科普和国防教育方面的潜力,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航管中心”)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协”)创建了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标准化培训体系,包含教学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器材认证体系,现计划开展培训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体教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航模在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体育竞技精神,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国防和爱国意识方面的优势,切实做好试点地区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为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标准引导,多方参与。以航管中心、中国航协发布的《航空航天模型项目培训行为规范》、《航空航天模型运动课程标准(试行版)》、《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技能等级与测试方法》、《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俱乐部基本要求》等相关制度为各项工作的指引,指导试点地区有关协会和相关单位建立青少年航模培训组织管理体系,调动航模生产研发企业和基层航模俱乐部的积极性,为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体系落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标引领,稳步推进。明确试点工作目标,坚持系统化、可持续化发展观念,对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系统中的组织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体系、等级测试、监督管理等环节进行整体布局,稳步推进、有效监督落实各项工作,试点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试点工作成效。


因地制宜、科学创新。各试点地区应结合本地航模开展实际情况,认真选择航模开展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和机构并协调有关教育部门和科技部门共同融入本地区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体系的建设中。鼓励和支持地方创新组织形式、活动形式和奖励方式,努力探索适应本地区的管理模式。


(三)试点范围和工作目标


2023年11月底之前在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初步建立起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体系:1.选择上海、江苏和浙江省级有关协会作为省级管理机构,给其放权赋能,帮助其在省内建立青少年航模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体系。2.培养师资队伍,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完成青少年航模培训课程的教学任务。3.按照航模培训课标在青少年中开展教学培训,组织航模运动技能等级测试。4.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监管的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组织管理体系,为全国其他省市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二、试点任务


(一)探索建立地区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组织管理体系


青少年航模标准化培训的管理体系大致分四级:一级是中国航协;二级是各省级管理机构;三级是省内根据自身情况所制定的组织体系,可能有不止一个层级;四级为青少年航模俱乐部,包括公益和非公益的。中国航协通过给省级管理机构授权赋能,帮助其建立省内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是授予省级管理机构青少年航模俱乐部的审核权(俱乐部可免费使用中国航协研发的课标和课程),中国航协仍保留俱乐部的审批权。二是授予省级管理机构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的承办权和航模运动技能等级测试的承办权,中国航协将选派优秀的航模专家团队进行教练员培训,选派有经验的团队帮助地方组织等级测试活动。拟申请省级管理机构的省级协会或社会力量,应将省内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和管理方案等资料报中国航协,经中国航协审核通过后,在属地内开展试点工作,同时接受中国航协的监督,形成动态化考核机制。


(二)做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标准化培训体系宣贯工作,各试点地区开展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俱乐部审核工作


省级管理机构要积极组织青少年航空模型运动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培训,邀请有关协会、学校、机构等单位参加,宣贯相关文件制度,把其中对学生、对老师、对社会的好处讲明白、讲透彻。要加大培训体系推广落地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自媒体资源,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各试点省级管理机构应按照《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俱乐部基本要求》完成不少于20个俱乐部的审核工作,所审核俱乐部必须在航模普及和推广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广泛性。


(三)使用中国航协标准化航空模型运动课程体系


中国航协将邀请有关行业权威专家组成教材编写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航模培训教材编写中,年底完成《课标》1-5级教材编写,2024年中出版。根据《航空航天模型运动课程标准(试行版)》制定相关课程,到今年三季度完成《课标》1-5级约80课时的课程内容,组织专家完成课程认证工作。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推广由中国航协认证的航模标准化课程,将课程和学时纳入俱乐部考核内容,并认真总结标准化课程在推广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问题,为课程修订提供依据。


(四)挖掘社会和校园力量,建立一支专业的航空模型运动教练员队伍


根据中国航协航模教练员的相关要求,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申办航模教练员培训班,各试点省级管理机构各完成不少于200人初级航模教练员岗位培训和注册工作,提升航模教练员教学水平。同时,根据《体育总局 中央编办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相关文件要求,省级管理机构和教育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航模教练员”相关模式。


(五)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航模运动技能等级测试


根据中国航协发布的《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技能等级与测试方法》,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技能等级测试,通过阶段性的培训结果评价不断激发青少年学习航模、探索航空航天知识的兴趣。同时,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探索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标准化培训、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技能等级测试与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教育竞赛活动的联动机制,不断激发航模培训体系的内生动力。


(六)完善器材认证机制,引领航模事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根据中国航协器材认证的相关要求,逐步完善青少年航空模型标准化培训器材和全国青少年教育竞赛活动器材的认证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提升我国航空模型器材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相关服务水平,努力探索器材生产研发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保障广大青少年的人身安全。省级航协在实施青少年航空模型运动标准化培训体系中应加强监督,确保各层俱乐部使用航模器材的安全性,为广大青少年参与航空模型运动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三、工作进度


(一)部署启动阶段(2023年4月)


结合试点地区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成立试点工作组,明确工作目标、实施主体、进度和保障措施等,于2023年4月20日前报送中国航协的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3年4月份-2023年10月份)


有序组织开展试点项目,全过程进行指导并跟踪评估,及时总结阶段性试点经验。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3年11月份-2023年12月份)


总结试点工作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编制完善的青少年航空模型运动标准化培训体系试点工作报告,提出培训体系下一步发展建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试点省市的体育局、有关省级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原则目标、试点内容和工作进度,精心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对试点地区和俱乐部的指导,组织行业技术力量形成有效支撑,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确保取得成效。


(二)提供政策支持


试点省市的体育局、有关省级管理机构应积极联合地方体育、教育、科技、团委等相关部门,争取相关部门在财政、资金、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相关评优评奖中优先考虑试点项目。


(三)严格过程管控


省级管理机构要在青少年航模培训的课程实施、教练员注册管理、俱乐部审核及技能等级测试等环节严格管控,加强试点工作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确保试点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省级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试点工作全过程的动态跟踪,及时评估试点工作开展的阶段性成效,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体育总局航管中心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

2023年4月4日

来源:体育总局航管中心。


延伸阅读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